可扩展的智能合约扫描器的研究与实现 | |
论文目录 | |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论文背景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主要工作及成果 | 第12-13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3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相关技术调研 | 第14-22页 |
2.1 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式 | 第14-20页 |
2.1.1 模式匹配 | 第14-16页 |
2.1.2 形式化验证 | 第16页 |
2.1.3 符号执行和符号抽象 | 第16-17页 |
2.1.4 其他漏洞检测方式 | 第17-18页 |
2.1.5 漏洞检测方式优缺点对比 | 第18-20页 |
2.2 智能合约漏洞检测工具 | 第20-21页 |
2.2.1 智能合约漏洞库 | 第20页 |
2.2.2 智能合约漏洞检测工具对比 | 第20-21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智能合约扫描器的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 | 第22-35页 |
3.1 背景与需求 | 第22-25页 |
3.1.1 背景与应用场景 | 第22页 |
3.1.2 需求分析 | 第22-25页 |
3.2 系统设计 | 第25-27页 |
3.2.1 智能合约扫描器的整体框架设计 | 第25-26页 |
3.2.2 系统序列图 | 第26-27页 |
3.3 核心模块的具体设计和实现 | 第27-34页 |
3.3.1 扫描任务管理模块 | 第27-31页 |
3.3.2 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模块 | 第31-34页 |
3.3.3 检测结果整合模块 | 第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式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5-56页 |
4.1 智能合约漏洞的协同检测 | 第35-37页 |
4.2 基于DSL的模式匹配检测 | 第37-41页 |
4.2.1 Securify代码审计原理 | 第37-39页 |
4.2.2 基于DSL模式匹配检测子模块系统设计 | 第39-41页 |
4.3 黑白名单的过滤检测和自动修复 | 第41-43页 |
4.4 基于定理证明的数值属性检测 | 第43-47页 |
4.4.1 基于定理证明的数值属性检测子模块系统设计 | 第43-45页 |
4.4.2 整型溢出检测 | 第45-47页 |
4.5 系统部署和测试 | 第47-53页 |
4.5.1 系统部署 | 第47-48页 |
4.5.2 功能测试 | 第48-53页 |
4.6 扫描器的综合评估 | 第53-55页 |
4.6.1 扫描器的功能评估 | 第53页 |
4.6.2 扫描器的非功能评估 | 第53-54页 |
4.6.3 扫描器的检测能力评估 | 第54-55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5.1 总结 | 第56页 |
5.2 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
本篇论文共61页,点击
这进入下载页面 |
|
Copyright(C) All Rights Reserved |
客服QQ:304386486 |
目录由用户 wx** 提供,作者删除入口请点击这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