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智能客服的多人交互式WebAR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|
论文目录 | |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交互式AR技术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2.2 交互式AR技术中通信方式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相关技术 | 第19-29页 |
2.1 WebRTC技术 | 第19-20页 |
2.2 WebAR的关键技术 | 第20-24页 |
2.2.1 MediaStream | 第21页 |
2.2.2 图像识别与追踪技术 | 第21-22页 |
2.2.3 WebGL | 第22-24页 |
2.3 P2P通信的关键技术 | 第24-27页 |
2.3.1 ICE服务器 | 第24-25页 |
2.3.2 信令服务器 | 第25-26页 |
2.3.3 RTCDataChannel | 第26-27页 |
2.4 天牛须搜索算法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| 第29-39页 |
3.1 需求概述 | 第29-30页 |
3.2 多人交互式WebAR功能 | 第30-32页 |
3.2.1 WebAR核心功能 | 第30-31页 |
3.2.2 多人交互功能 | 第31-32页 |
3.3 数据通信即时稳定 | 第32-33页 |
3.4 系统其他需求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4.1 功能性需求 | 第33-34页 |
3.4.2 非功能性需求 | 第34-35页 |
3.5 概要设计 | 第35-38页 |
3.5.1 架构设计 | 第35-36页 |
3.5.2 业务流程设计 | 第36-37页 |
3.5.3 事件约定设计 | 第37-3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多人交互式WebAR技术方案 | 第39-57页 |
4.1 功能模块架构 | 第39-40页 |
4.2 WebAR核心功能 | 第40-45页 |
4.2.1 现实图像采集 | 第40-42页 |
4.2.2 图像识别匹配 | 第42-44页 |
4.2.3 3D模型的渲染 | 第44-45页 |
4.2.4 3D模型的交互 | 第45页 |
4.3 多人交互功能 | 第45-55页 |
4.3.1 P2P连接的建立 | 第45-48页 |
4.3.2 WebAR的交互功能 | 第48-53页 |
4.3.3 音视频通信与即时消息 | 第53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路径寻优算法 | 第57-65页 |
5.1 算法概述 | 第57-58页 |
5.2 影响因素 | 第58-59页 |
5.2.1 传输时延 | 第58页 |
5.2.2 移动能耗 | 第58-59页 |
5.3 算法设计 | 第59-61页 |
5.3.1 通信质量评估函数 | 第59-60页 |
5.3.2 设计方案 | 第60-61页 |
5.4 算法实现 | 第61-6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面向智能客服的多人交互式WebAR系统的实现 | 第65-75页 |
6.1 服务器搭建 | 第65-66页 |
6.2 客服室-用户管理功能模块 | 第66-69页 |
6.3 客服系统的基础功能 | 第69-74页 |
6.3.1 摄像头切换 | 第69-70页 |
6.3.2 设备切换 | 第70页 |
6.3.3 图片视频介绍 | 第70-71页 |
6.3.4 智能机器人客服 | 第71-74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七章 实验与分析 | 第75-93页 |
7.1 测试目标与环境 | 第75-76页 |
7.1.1 测试目标 | 第75页 |
7.1.2 测试环境 | 第75-76页 |
7.2 多人交互式WebAR技术方案测试 | 第76-80页 |
7.2.1 WebAR核心功能测试 | 第76-78页 |
7.2.2 多人交互功能测试 | 第78-80页 |
7.3 路径寻优算法测试 | 第80-83页 |
7.3.1 求解效率 | 第80-82页 |
7.3.2 优化效果 | 第82-83页 |
7.4 系统测试 | 第83-92页 |
7.4.1 其他功能测试 | 第83-89页 |
7.4.2 其他性能测试 | 第89-92页 |
7.5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8.1 总结 | 第93-94页 |
8.2 展望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1-10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| 第103页 |
本篇论文共103页,点击
这进入下载页面 |
|
Copyright(C) All Rights Reserved |
客服QQ:304386486 |
目录由用户 kaixinl** 提供,作者删除入口请点击这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