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云资源管理平台备份服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|
论文目录 | |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备份服务应用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1 国外备份服务应用现状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备份服务应用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课题任务 | 第11-12页 |
1.3.1 课题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2 本人承担任务 | 第12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| 第14-21页 |
2.1 JAVA语言 | 第14-15页 |
2.2 开发技术 | 第15-18页 |
2.2.1 SpringBoot技术 | 第15-16页 |
2.2.2 Redis缓存技术 | 第16页 |
2.2.3 Maven技术 | 第16页 |
2.2.4 MyBatis技术 | 第16-17页 |
2.2.5 RESTful规范 | 第17页 |
2.2.6 GitLab版本管理工具 | 第17页 |
2.2.7 Lombok项目 | 第17-18页 |
2.3 开发工具 | 第18-20页 |
2.3.1 IntelliJ IDEA开发集成工具 | 第18页 |
2.3.2 Navicat Premium数据库管理开发工具 | 第18-19页 |
2.3.3 Postman开发工具 | 第19-2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需求分析 | 第21-26页 |
3.1 备份服务子系统用户角色分析 | 第21页 |
3.2 备份服务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1-24页 |
3.2.1 备份管理需求分析 | 第22页 |
3.2.2 资源备份需求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2.3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| 第23页 |
3.2.4 数据备份需求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3 备份服务子系统功能的UML用例图 | 第24页 |
3.4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4-26页 |
第四章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26-39页 |
4.1 云资源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| 第26-27页 |
4.2 备份服务子系统软件层次架构设计 | 第27-28页 |
4.3 备份服务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28-29页 |
4.4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| 第29-35页 |
4.4.1 E-R图设计 | 第29-30页 |
4.4.2 备份服务子系统数据库表设计 | 第30-35页 |
4.5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界面设计 | 第35-38页 |
4.5.1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界面设计原则 | 第35页 |
4.5.2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界面风格 | 第35-36页 |
4.5.3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界面设计 | 第36-38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备份服务子系统主要子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39-52页 |
5.1 新建备份计划子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39-42页 |
5.1.1 新建备份计划子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39-40页 |
5.1.2 新建备份计划子功能模块的类图设计 | 第40-41页 |
5.1.3 新建备份计划子功能模块的关键代码实现 | 第41-42页 |
5.2 全量备份子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42-45页 |
5.2.1 全量备份子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42-43页 |
5.2.2 全量备份子功能模块的类图设计 | 第43-44页 |
5.2.3 全量备份子功能模块的关键代码实现 | 第44-45页 |
5.3 新建用户子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45-47页 |
5.3.1 新建用户子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45-46页 |
5.3.2 新建用户子功能模块的类图设计 | 第46页 |
5.3.3 新建用户子功能模块的关键代码实现 | 第46-47页 |
5.4 数据备份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47-51页 |
5.4.1 数据备份子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47-48页 |
5.4.2 数据恢复子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| 第48-49页 |
5.4.3 数据备份功能模块类图设计 | 第49-50页 |
5.4.4 数据备份子功能模块的关键代码实现 | 第50-51页 |
5.4.5 数据恢复子功能模块的关键代码实现 | 第5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备份服务子系统测试 | 第52-61页 |
6.1 备份服务子系统测试方法介绍 | 第52-54页 |
6.2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功能测试 | 第54-58页 |
6.3 备份服务子系统的性能测试 | 第58-59页 |
6.4 测试结果分析 | 第59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七章 结束语 | 第61-65页 |
7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61-63页 |
7.2 问题和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
本篇论文共66页,点击
这进入下载页面 |
|
Copyright(C) All Rights Reserved |
客服QQ:304386486 |
目录由用户 a39874012** 提供,作者删除入口请点击这里 |